第(1/3)页 来到《那些年》剧组,许元先见了九把刀找的女主。 宝岛人,名字叫陈言希,长相在娱乐圈并不算出众,最多也就中等水准。 看了一下面相,如果没有自己,她大概率就是这部戏的女主,并凭此开始大红大紫。 许元没跟她多说,见过之后,就跟九把刀在房间单独聊了起来。 “我不可能用她。” 许元没有废话,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。 之前也说了,只是会参考九把刀的意见,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许元手里。 不止陈言希,九把刀找来的其他人,也都需要许元拍板后才能确定。 九把刀争取道:“要不先试镜看看效果?她虽然现在没什么名气,但演技很不错的,还拿过金马奖最佳新人的提名。” “不需要。” 许元态度坚决:“金马奖最佳新人忽悠忽悠外行就算了,在我面前就不要提了。” 论电影实力,别说和快速崛起的内地比,就是跟已经没落的香江比,宝岛现在都比不了。 但在金马奖上,宝岛拿奖反而是最多的。 从中就可以看出金马奖的地方保护特色有多严重。 其中最佳影片、影帝、影后这些关注度高的大奖,举办方还不敢做得太过分。 但像最佳新人这种关注度不高,又能捧新人的奖,几乎成了金马奖给本土明星留的自留地。 差不多每届提名名单上一半以上的都是本土明星。 宝岛的新人,只要表现不是太烂,被骂得太厉害,几乎都能拿到提名。 这种奖,哪怕得奖了都没啥含金量。 更别说只是提名。 宝岛之外的人拿到了倒是还有点含金量。 九把刀仍旧不想放弃:“可我真的觉得她很适合,她跟我初恋长得很像。” “跟你初恋长得像,又不是跟观众初恋长得像。” 许元提醒:“你要搞清楚,这部电影拍出来不是给你自嗨自我满足的,而是给观众看的!” 九把刀沉默了,毕竟他也是投了真金白银进去的。 许元继续道:“论长相气质,她不如刘诗师,论名气,别说在内地,就是在你们宝岛,她也不如刘诗师,选她对票房根本带来不了丝毫助益,不论从哪方面考虑,我都没有理由选她。” 九把刀长叹了一口气,被说服了。 “行吧,你是投资人,听你的。” 接着又问了一下许元关于其他人的意见。 这次许元倒没有挑刺,除了一个叫郝绍文的,其他都直接同意了。 “郝绍文为什么不行?” “你在剧组这么久,没发现他跟其他人不合群吗?” “他是童星出道,之前红过,是你来之前剧组最大的腕儿,其他人都只是些没什么名气的新人,他看不起,不想跟他们一起很正常。” “这就是最大的问题!” 许元摇头:“释晓龙现在都不行了,他算个什么腕儿?有什么资格耍大牌?而且按你剧本设定,胖子这个角色是被欺负,是主角团里活跃气氛的定位,他一副高高在上,还老是不合群,算怎么回事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