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蔡依侬拿着改好的《琅琊榜》剧本和预算表找来了。 “这是我们做的预算,按这样拍,我们有把握在两千万以内拍好。” 她说这话还挺自豪。 许元一听连看的欲望都没有了。 都说了最低按五千万成本的预算拍,你一下给干到了两千万以下…… 敷衍的翻了翻,果然还是唐仁的一贯套路,什么都按偶像剧的套路拍。 甚至很多道具都准备直接用《少年杨家将》的现成的。 难怪成本能压到两千万以下。 “我看报道说,华艺在抱怨他们投我们公司的《少年杨家将》亏钱了?” “没有亏,但也没怎么赚就是了。” 杨家将都没赚,许元可以想象要是《琅琊榜》也按这套路来拍会是什么下场。 毕竟杨家将已经算是一个自带流量的ip了,《琅琊榜》原著才多少人看过? 原著党还是最喜欢挑问题的一群人。 杨家将作为一部古装片至少还有不少打戏和感情戏可以吸引人。 《琅琊榜》有啥? 靠着删了聂铎,把他的戏份加在梅长苏身上,才总算有了点感情戏。 可所有女角色加在一起总共也没多少戏份。 主要角色除了个霓凰全是男角色……总不能卖腐吧? 男主身患重病,别说出手,连正常人都不如,就注定了这部剧打戏不会是重点。 标签会贴上权谋,但权谋其实也算不上多高明,最多算是能自圆其说。 它的主要卖点其实是人设,是感情细腻,是情绪渲染。 这里的感情不是指爱情,而是人物之间的关系。 比如萧景睿仰慕林殊,视梅长苏为知己,结果自己父亲却是害死林家七万赤焰军的罪魁祸首之一,梅长苏接近他正是来找他父亲报仇的,最后还发现自己父亲不是自己父亲,还一直想杀自己…… 还有作为林殊最好的朋友的靖王,觉得梅长苏和阳光开朗武功高强的林殊简直是两个极端,视他为自己平生最讨厌的只会耍阴谋诡计的毒士,语言多有冒犯,却不知梅长苏正是由林殊生生逼成这样的,中间再夹杂一个知情的蒙挚,最后靖王知情时梅长苏已命不久矣…… 原著对这些刻画就非常细腻,每一次感情变化都描写的恰到好处,加上顶级的情绪渲染,使得部分情节可谓催人泪下,不知不觉就会让读者心疼书中的人物…… 而要表现出这些优点,偶像剧的浮躁节奏和塑料感画面肯定是不行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