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气质,或者说感觉。” 许元信口胡诌道:“一位优秀的作家往往会将自己的精气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,之前我还有些不信,但刚才看到你的一瞬间,我信了。” 他今天是来捡漏的,可不会傻乎乎的说自己会算命。 对方不信还好,信了不得觉得自己的书奇货可居? 到时还怎么捡漏? 而且这也不是完全胡诌,从《琅琊榜》这部作品中,确实能感觉到作者的那股文青。 这么说也算投其所好。 果然,他这说法明显挠中了海晏的痒处,脸上难掩开心。 接下来的交流也变得极为顺利,在确认许元确实是一个演员后,双方很快达成一致。 当然,就算许元不是演员,其实也没什么影响。 和包子口中的猫腻会把作品影视化放到钱前面相反,经济条件没那么富裕的海晏其实更看重钱。 只要许元不是骗子,真的有给钱,她才不管许元买去做啥呢! 具体合同内容为: 许元以五万的价格买下《琅琊榜》五年的影视版权。 五年后,无论许元有没有把《琅琊榜》拍成影视剧,版权都将由海晏收回。 海晏本来打算的是以十万块卖给他,没有时间限制。 许元考虑后,还是提出了这个方案。 反正他也没有把这么一部小说翻来覆去拍的想法。 五年内如果没拍,那大概率以后也没机会拍了。 这种只买一段时间的影视版权在国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 比如唐仁买射雕的影视版权就只买了两年。 结果遇到胡戈车祸,直接过了那期限。 金庸当时又已经把后面的版权卖了。 在蔡依侬写信说明情况后,金庸就免费让唐仁往后延了一年,并退还了另一家的版权费。 除了买版权,许元另外还邀请了海晏当《琅琊榜》的编剧,并让她从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改编。 做完这些,许元原本是打算带包子逛逛自己家乡。 比如看看自己这边人手一只的熊猫、瞻仰一下丞相、杜甫留下过痕迹的地方。 当然,他自己也想看。 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来榕城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