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虽然大明和曾经奴役他们的上帝之鞭蒙古人不是一回事,但大明都能把蒙古人给干掉,岂不是上帝之鞭的上帝之鞭? 那不是更可怕吗? 可渐渐的,随着战争把一个个家庭摧毁,经济倒退、民不聊生后,英国百姓也察觉出味道不对。 大明有没有威胁,会不会来打他们,他们不知道。 但他们心里清楚,再这样下去,英国可就要打没人了。 华夏历任统治者,每每发动战争之前,心里都有一本账,五户养一兵,甚至十户。 这是底线。 只有保证五户人家的税赋,能够养得起一名士兵的前提下,他们才会考虑开战。 否则,宁愿不打。 当然,大宋那样的不算。 可威尔斯没接受过这样的教育,他只知道当火力足够的猛时,就可以无视这些法则,完成他的野望。 现在的英国几乎家家都有被征兵的。年龄限制也一度从16-40岁,被放宽到14-45岁。 就连一些因为伤残退伍的老兵,都再次被强行征召到部队服役,担任新兵教官或后勤职务。 其他被威尔斯控制的国家也没好到哪去。 这也是这支身在天竺的英军部队,决定放弃援助天竺的原因之一。 毕竟,能被‘发配’到天竺战场的部队,在英国主力作战集团里,地位可想而知。 军中身份最高贵的,也不过是一个军指挥官,出身也是一个落魄的小贵族而已。 在决定脱离正面战场以后,全军自上而下那叫一个轻松,行军速度从日行30公里,摇身一变成了日行5里... 反正上面责问下来,就怪天竺佬跑了。 想让我们加快行军速度也行,除非你同意我们把重装备都扔了。 想想也不可能。 就在这样的极限拉扯、背后懈怠之下,在天竺军队堪堪赶回底里一线的时候,他们迅速做出第二个愚蠢的决定。 第(3/3)页